浙音人 | 赵泰宁: 6封offer → 他,如何赢得青睐?

作者:高欣怡 来源:声乐歌剧系、全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08

       当贝九的华彩乐章在耳旁回响,来自声乐歌剧系的一位追梦青年已做好了踏上新征程的准备。

        4个月前,他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全面的综合能力,以全优成绩叩响了英国6所顶尖音乐学院的大门,包括:北方皇家音乐学院(20000英镑高额奖学金)、英国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10000英镑奖学金)、英国皇家音乐学院(8000英镑奖学金)、皇家威尔士音乐与戏剧学院(5000英镑奖学金)、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音乐学院(2000英镑奖学金)、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

他是声乐歌剧系2020级学生——赵泰宁。

 

01从“擅长”到“热爱” 

        赵泰宁的艺术之路始于一场美丽的偶然。

        在刚考入浙音附中时,他对声乐歌剧这个专业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只是在“会唱歌”的层面。偶然一次,当他看到舞台上歌唱家们倾注生命力的表演,如闪电般击中了他——那些为艺术全情投入的身影,那些通过歌声传递的悲欢离合,让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歌剧艺术的震撼与魅力。

附中时期的赵泰宁参加大师课

       正是这一刻的顿悟,点燃了他内心对舞台的渴望。附中时期的查大林老师和本科阶段的刘伟老师给予了他悉心的指导,赵泰宁开始系统性地钻研歌剧艺术。从经典剧目的研习到音乐史的探究,他逐渐对古典音乐“上了瘾”。

       这份执着很快结出硕果——在浙音首部原创歌剧《国之歌》学生版中,他获得了饰演作曲家聂耳的机会。

       为了塑造好这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角色,他不仅反复打磨演唱技巧,更通过大量史料研读,为角色撰写详尽的人物小传。“我要做的不是表演聂耳,而是成为聂耳”,排练厅里,他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位人民音乐家的精神世界中,用歌声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赵泰宁参演《国之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攻克高音技术难关,他常常独自在琴房练习到深夜;为了提升艺术表现力,他观摩了无数大师的演出录像。“艺术没有捷径,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正是这份信念,支撑他一次次突破瓶颈。就像他常说的:“当你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北极星,再长的夜路也不会迷失方向。”

       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的笃定,赵泰宁用汗水和执着,在艺术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足迹。

赵泰宁与查大林老师(左)、刘伟老师(右)

      大学期间,赵泰宁的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平均学分绩点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三。曾多次获得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和荣誉。他曾多次在音乐赛事中斩获佳绩,如第六届美国金牡丹艺术节国际音乐大赛声乐C组金奖、2023 Vincerò声乐菁英年度展演职业组一等奖以及第二届Sesto Bruscantini国际声乐比赛三等奖、第九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获音乐艺术院校本科组铜孔雀杯等。

 

02从“未知”到“可知”

      大四寒假,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赵泰宁决定踏上国际求学的征程,开始筹备海外研究生申请。

       由于缺乏经验,“未知的一切”是他最担心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否会被国外的教授们喜欢,我也不知道我的雅思考试是否能够顺利拿下,我甚至担忧自己在录制作品集那天生病感冒影响歌唱状态......”     

赵泰宁参演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的歌剧《孔子传》 

       尽管有很多不确定,他却仍然如磐石一般坚定,因为他相信“事在人为”,这四个字既是灯塔也是船桨。他将焦虑转化为计划表上的勾选,将远方分解成简历上的字节,用每个清晨的雅思听力、每个深夜的作品练习,编织着通往梦想的绳梯。

       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他始终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同培育植物一般注重根基的稳固。在作品选择上,他专注于适合自己当前发展阶段的作品。在语言学习方面,丰富的舞台经验赋予了他出众的口语自信,“相比考场的几位考官,音乐厅里数百双注视的眼睛才是真正的考验”,他如是说。

       这种在聚光灯下锤炼出的从容,让他在任何语言测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然而,词汇记忆始终是他需要攻克的难关。他像一棵执着生长的树木,将根系深深扎入土壤,以惊人的毅力汲取每一分养分。日复一日地与单词本为伴,枯燥的重复中见证着点滴积累。

赵泰宁与刘伟老师、邹越老师共同演绎《梨花又开放》

      “困难从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他笃信,“唯有以最纯粹的专注和最诚恳的态度直面挑战,才能突破瓶颈。”无论是攻克一个艰涩的乐章,还是记忆成百上千的单词,他都践行着“干一件事情就要干到最好”的准则——记不住就反复背诵,背不熟就练到形成肌肉记忆,心情不好就出去散散心。狠要狠得下心,短暂的放松也要彻底一些。

       正是这种张弛有度的方式,让他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既保持狠劲又不失从容。当旁人还在踌躇探索时,他已将可知的硕果紧握手中,品尝着辛勤耕耘后的甘甜。

 

03世界之大 热爱不止

      曾经在琴房里默默耕耘的少年,正伸开充满力量的枝干,渴望向全世界散布自己的绿荫。     
      那些在晨曦中反复打磨的音符,在深夜里潜心钻研的乐章,终于化作6封来自英伦顶尖音乐学府的橄榄枝,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与热爱的故事。

    “收到第一份offer时,我正在琴房练习并整理歌谱”,赵泰宁回忆道,“当看到'Congratulations'这个词出现在手机屏幕时,厚厚一沓乐谱就像是我做过的一场梦,谱面上的注释和笔记仿佛透着阳光在与我一同庆贺,散发着梦幻般的喜悦。”

赵泰宁收到的6封offer

       随后的日子里,捷报接连传来,一所所学院都向他敞开了大门。最令他感动的是皇家音乐学院的面试官在反馈中写道:“你的演唱让我们听到了东方学子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独特诠释。”面对这些沉甸甸的认可,赵泰宁却显得格外清醒:“这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在浙音,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歌者;而在英国,我要学习如何成为音乐的使者”他特意将6份offer排列成扇形,就像展开的乐谱,每一页都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乐章。

世界之大,热爱不止。凝视着窗外的梧桐树,他有感而发:“我要像这些梧桐一样,把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让艺术的枝叶拥抱世界的天空。”在即将启程的英伦求学路上,他最大的心愿是架起一座音乐的桥梁,让东方的细腻与西方的浪漫在歌声中相遇。

世界灿烂,所以满腔热忱
热情、饱满、活力
他心中那名为梦想的火焰正愈燃愈烈
成为承托他飞往大千世界的筋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