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创表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主题教育学习走向生动实践 ——原创舞蹈《长河》震撼上演

作者:舞蹈学院 来源:舞蹈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08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舞蹈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学校党委工作安排,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积极打造主题教育亮点,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坚守核心价值追求。2022年5月开始,舞蹈学院正式启动关于“大运河”题材舞蹈创作的项目,舞蹈学院院长徐颃、党总支书记叶坚琳总策划,青年骨干教师马佳宏任总导演、范舟编剧、曹端丹执行导演、孟婷婷编舞、钟桢舞台监督。创作团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牢记践行浙音人“弘毅尚德、博约精艺”的核心价值追求,合力打造具有浙音舞院审美风格的精品力作。从头脑风貌、组织人员、编创排练,到反复修改、顺利上演,前后经历了一整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夜晚舞蹈楼的102教室灯火通明,从晚上7点到11点,学生在教室里挥汗如雨,教师为创作竭尽全力。在此过程中,党员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彰显担当。

二是践行“大思政”育人举措。运河精神的传承是《长河》的核心主题表达。作为一种文化与精神,大运河承载着中华儿女坚韧不屈的精神。在创作的过程中,编导规避了相对常规的情节叙事,将注意力放在了运河开凿的艰辛之上。运河的开凿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学生通过对于“开凿”等动作的模拟与表现,体验其中的坚韧与不屈。同时,编导着力刻画炙烤、淤泥、干涸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认知生存的基本状态,以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年,《长河》的创排有欢声笑语,也有诸多不易。一年里,原定的首演时间因为疫情的反复而不得不推迟;一年里,学生们有受伤、有苦闷,却不断坚持;一年里,主创老师坚持排练,没能赶上见自己亲人的最后一面……点点滴滴,汇聚于《长河》。它以生动的实践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产出专业成果的同时,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三是聚焦融合创新。创作团队教师积极发扬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精神,一改传统的舞剧叙事结构,以身体模拟形态,以形态进行言说。这一理念是相对抽象的,学生也是不容易接受的。为了解决排练中的这一问题,编导首先需要抓住的是中国人特有的身体律动,这种律动方式需要去中华文明土地上的各种民间舞蹈中找寻。《长河》没有选择以某一种民间舞蹈为出发点进行创作,而是在观测了各个民间舞蹈的律动之后,创新出一种新的舞蹈语汇,它具有中国性,也具有创新性。如此,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出符合中国气质与中国韵味的身体形态。以“淤泥”为例,它以极其慢速的动作变化模拟淤泥阻塞的状态,沉闷的气压让人窒息。生命的衰老亦是如此,拖着沉重的步伐,步履维艰,却依然向前。

《长河》将舞蹈作品创作与地域文化元素,将作品选材立意与弘扬民族精神,将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将主题教育学习与立德树人实践紧密结合,并转化成生动的浙音实践的教、学、研、创、表相结合的成果,是主题教育学习在舞院的生动实践。舞院将继续坚守“为人民而舞 为时代建功”的初心和使命,在推动新时代中国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树立办学特色,探索立德树人的伟大实践,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