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音人| 汪淼:弦歌如梦 乐从心来

编辑:liugongxun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6-02-26 人气:

月色如缎,除夜小唱,幽幽胡琴声萦绕耳际。在由浙江音乐学院(筹)国乐系主办的纪念刘天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二胡音乐会上,一位青年演奏家带来了一曲轻快流畅的《良宵》,缓缓溢出的古朴悠然之声如美人儿一般引人夺目。演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是对这位年轻演奏者干净自然的表现手法与高超精湛琴艺功底的极大赞誉。而台上的青年演奏家便是我院国乐系专业教师汪淼。

心之所向 缘系板胡

  儿时的汪淼是个灵气十足又相当有音乐天赋的孩子,自幼师从沈阳音乐学院赵夺良教授习琴,至今与琴相伴的日子已有近二十年光阴。在汪淼看来,学习音乐比其他专业更需要毅力和坚持,而家人的陪伴是最好的支持。如今她的脑海中依然记得那段看似平淡却又难忘充实的学琴之路。记得有一次,母亲送她去上专业课,可漫天的大雪导致无法开车,只能选择步行。当时路上的积雪已经没过了小腿,来回步行的路程大约走了三个小时,而这一路,母亲一直陪伴着她。

在汪淼初二时,有一次在琴房无意间听到自己的老师在拉奏板胡,立刻被其“强时如万马奔腾、弱时如柔声细语,快如风驰电掣、慢似闲庭信步,悲凄时如泣如诉,动如洪钟、静如抽丝、排山倒海”的音色所吸引。至此下定了学习板胡的决心,可以说这是她叩响板胡艺术大门的第一步。

在之后的漫漫学琴路上,由于汪淼对音乐的热爱以及自己不断地努力与积累,她的胡琴演奏技术逐渐成熟。2011年她在国际第二届中国器乐大赛中获板胡专业青年组金奖;2012年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拉弦乐器组青年组鼓励奖;2013年“华乐之韵”第三届国际二胡大赛获拉弦组金奖;在2013年全国二胡、板胡、高胡小型作品展演中,演奏《秧歌》获得大赛板胡唯一一个“最佳作品演奏奖”;2013年第四届辽宁省民族器乐(专业组)比赛暨东北三省民族器乐邀请赛中获得青年A组金奖。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到进入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并最终获得沈阳音乐学院板胡演奏专业硕士学位。汪淼一路过关斩将,以优异的成绩走到了她心目中的艺术圣殿。2013年12月在沈阳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了“弦歌如梦 传承经典”个人板胡独奏音乐会。

在汪淼的心中,板胡仿佛成了她生活中的绝对主角。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板胡多在于展现各地区的民族民间色彩。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板胡演奏事业的不断钻研思考,她曾走访过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身临其境,感受其音乐特色。她希望以此来充实自己的阅历,为自己的演奏增添色彩。

此外,她除了演奏一些板胡传统经典作品之外,还尝试移植国外的许多小提琴作品,希望将板胡这样的民间乐器变得更现代化,展现出更丰富多彩的东西。她曾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演出:2011年全国板胡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以及新作品音乐会;2012年“胡琴岁月”赵夺良教授师生(系列)音乐会;2014年第二届北京胡琴艺术节“汇聚”板胡专场音乐会;2015年吉林艺术学院首届民族音乐周;2015年“金胡琴奖”胡琴小型作品展演等。

是为工作 亦为梦想

  也许在追求音乐梦想的道路上,汪淼是幸运的,她并没有遭遇什么坎坷,但靠不懈努力最终换来的成果也足以证明她是优秀的,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浙音成为了一名教师。

  虽然只身离开家乡,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工作,但汪淼却并不感到孤单。她认为:“杭州带给我很多关于南北方音乐文化碰撞的思考,我希望在这里吸取不同的音乐文化精髓。”在南方城市,人们谈论到民族拉弦乐器,几乎都会想到二胡,而少有人知晓板胡。汪淼也希望能够在这里推广板胡这件不为南方人所熟知的乐器,让更多人听到板胡的声音,从而了解板胡、喜爱板胡。

  作为浙音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板胡专业教师,汪淼对于她的板胡教学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教学既是一种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的机会。她时常会琢磨如何更好地去表达、因材施教,如何让学生领略到演奏方法与技巧的要领,从而又能够不受教学的限制,学会自己分析不同的作品,并用不同的情感演绎出来。她认为在板胡的教学中,言传身教占很大一部分,但学琴绝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能学好的,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具体化的训练方法。同时,她对学生也抱有自己的期望:“我希望他们能够深入民风民俗,去到一些板胡发展较好的地方,吸取不同地方老艺人们的演奏优点。虽然各地的演奏方法可能不一样,但这些音乐其实都有它们的民间文化作支撑,都有值得去借鉴学习的地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一个对板胡充满好奇的孩童到执着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勤奋女孩再到一名板胡专业教师,汪淼用对音乐的执着与梦想描绘出属于自己艺术人生的乐谱。在汪淼的二尺弓杆下,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似乎在告诉我们:有梦的花蕾总会拥有绽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