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村长”带领村民们在茶山脚下的草坪上翩翩起舞,市民游客在艺术装置前尽情打卡,不远处还有摄影家们正用快门记录这些生动瞬间……
4月29日下午,西湖区转塘街道何家村里分外热闹,浙江音乐学院联合转塘街道开展以“艺术家眼中的何家村——用镜头与音符谱写乡村新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惠民演出+网红打卡+生态摄影”等多维度实践,奏响人文艺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春日序曲。
“艺术村长”领舞茶山
文化赋能村民精神共富
“何家村呐,美如画……”悠扬的旋律在茶山间回荡,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刘福洋带领村民在翠绿的茶山中翩然起舞。作为何家村的“艺术村长”,刘福洋与村民共同创作的村歌、村舞《舞动何家》成为活动亮点。这支舞蹈融合了田园韵律与乡村风情,舞姿舒展灵动,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
项军/摄
“舞蹈的灵感源于何家村的山水人文,我们希望用肢体语言传递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刘福洋兴奋地说,“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舞蹈看到何家村的美!”
2024年,刘福洋作为“艺术村长”入驻何家村。短短2年间,他带领何家村打造网红地标“村舞社”,组织策划何家村“村晚”,探索出一条“专业引领、群众参与”的乡村美育新路径。“以前只能对着手机自学舞蹈,现在有专业老师指导,我们跳得更有自信了!”村民张丽红正是此次与刘福洋一同登台的何家村舞蹈队成员,“大家都盼着把村舞跳到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何家村的魅力。”
活动现场,刘福洋工作室正式揭牌。未来,这里将举办“百舞何家”全国创作征集活动,推选“艺术推荐官”,并打造“沉浸式音乐课堂”,持续升级乡村美育实践。
春风拂过茶山,音符跃动乡野。村民的参与热情与艺术素养的提升,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精神面貌。
镜头定格茶山光影
摄影艺术撬动乡村经济
台上舞姿翩跹,台下快门声此起彼伏。数位摄影家架起“长枪短炮”,捕捉茶山与艺术和谐交融的瞬间。
“这次音乐会办在青山绿水间,茶园、青山、舞者,每一帧画面都很美!”作为在何家村待了四五年的“老牌”摄影师,西湖摄影协会副主席项军也参与了此次活动,用镜头捕捉“艺术村长”与村民共舞的和谐画面,留住何家村的光影流转。
项军/摄
据悉,该摄影活动作品除集中办展外,还计划遴选优秀作品用于何家村农产品包装设计,赋予当地原生态产品独特的“美学品牌”。
事实上,何家村是个名副其实的“摄影村”——村里不仅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摄影文化,引进卢广摄影驿站,还通过“榜样的力量”等系列摄影活动,吸引两千余名来自各领域的摄影师来到何家村进行创作。
项军/摄
“我刚来何家村时游客并不多,后来越来越多人在看到我们拍摄的风光照后前来打卡,村尾的‘何你见未来’市集也逐渐火热起来。”项军感叹。
从“艺术村长”的文化引领,到摄影家的镜头助力,何家村的蝶变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如今,村里的民宿经常爆满,大食堂满载食客,农家乐排队等餐,茶叶销售火热……艺术与产业的联动效应日益显现。
项军/摄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何家村累计接待游客21.8万人次,营业收入达780.9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649万元。艺术与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让“流量”转化为“留量”,实现了人文共富。
接下来,转塘街道将继续深入探索艺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全新发展路径,着重写好“艺术村长”和“塘人街”艺术街区两篇文章,实现城乡风貌的全新蝶变。
新闻来源:https://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1102000143051259904&ic=jgrexx77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