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浙江音乐学院与嵊州市政府在嵊州签约,合作共建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院。今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要闻报道。
5月18日,浙江音乐学院与嵊州市政府在嵊州签约,合作共建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院。
记者从签约仪式上了解到,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院由浙江音乐学院、嵊州市政府共同建设,采用“一体两翼”办学模式,统筹规划中专、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此外,双方将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携手推动越剧文化传承与创新。
本科院校牵手越剧之乡,双方如何布局青年越剧人才培养?又将会给越剧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
作为全省唯一一所音乐类本科院校,浙江音乐学院当前开设戏曲表演(越剧演员)、戏曲器乐演奏(越剧音乐伴奏)两个本科专业。根据规划,越剧学院将规划越剧戏文创作、越剧表导演、越剧学理论、越剧构作与管理等研究和专业建设。
从越剧专业到越剧学院,浙音在学科建设中如何考量?
“越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不可避免受到新技术、新环境带来的挑战,其中关键一环是人才培养。”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解释,越剧人才是从创作到表演再到舞台的全链条培养,专业设置也需要更加细化。
未来,越剧学院将构建起从专升本、中职本科一体化、全日制本科、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越剧艺术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青春戏曲”现象掀起一波热潮。今年,戏曲类(越剧)专业省际联考中,浙江音乐学院报名人数较往年翻了一倍。火热的背后也有担忧。采访中,不少考生和家长认为,当前越剧专业深造机会有限,希望在学历上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越剧学院的成立,将为更多年轻人走上越剧道路打开更广阔的大门。相较于传统的越剧人才培养模式,越剧学院通过细分专业方向拓宽路径,并构建贯通式培养体系,解决艺术传承与学历提升的双重需求。
据介绍,越剧学院新生招录将按浙江音乐学院招生标准和规范进行,计划从2025年开始招生,五年内实现学生规模500人左右,并根据社会对越剧人才的需求度,适时调整办学规模。
此外,越剧学院还将以一批知名业内专家作为坚实后盾。23位来自专业院校、知名剧院团的专家学者和越剧名家,受聘成为首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将通过跨剧种、跨学科的介入,给学院带来与行业前沿紧密接轨的独特视角。”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方亚芬说。
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近年来越剧发展生机蓬勃,嵊州“村越”更成为现象级文化活动。
当艺术本科院校和越剧之乡牵手,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根据双方协议,越剧学院将致力于越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创作和传播。“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蒋中崎说,未来将聚焦越剧艺术理论研究、剧目创作等领域,积极推动越剧与现代艺术融合,让越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我们希望把越剧学院打造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王瑞介绍,学校将在学科、专业、人才等方面与嵊州的地方资源、文化产业优势相结合,促进双方在越剧教育、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对双方而言,越剧学院的落地犹如引擎,浙音和嵊州将联手打造越剧文化IP的创新平台。
未来,嵊州市区将规划建设一座高规格高标准戏剧剧场,作为全国越剧文化展示展演基地,打造成为嵊州市文化地标。以戏剧剧场为平台,浙江音乐学院和嵊州市将共同策划越剧艺术节、学术论坛等活动,推动越剧文化“破圈”传播。
“本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浙音的市场资源和嵊州的地方产业优势,深化拓展越剧产业方面的合作。”嵊州市市长潘超英介绍,未来双方将携手推动越剧与旅游、影视、动漫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越剧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越剧文化产业链,为越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