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一场浸润着红色基因的艺术盛宴——中国红色经典歌剧片段展演在学院现代厅上演。
这场展演不仅是2024级研究生歌剧表演课程的精彩汇报,更是声乐歌剧系深耕歌剧学科建设、传承红色文化的生动缩影——恰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此次展演深情回望与致敬了这段光辉文艺历史,由研究生们倾情演绎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北风吹》《扎红头绳》等精彩片段,集中展现了一批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鼓舞人民斗志的优秀中国民族歌剧作品。这些经典作品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记忆,每一个唱段都在诉说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通过学生们的精彩演绎,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这场展演背后,凝聚着声乐歌剧系教学团队的心血与智慧。课程主讲导师胡雁教授以《讲话》精神为脉络,精心梳理了新中国民族歌剧从延安时期到解放初期20余年的发展历程,构建起从雏形初现、逐步定型到初具规模的完整教学体系;歌剧教研室主任郑培钦教授对节目进行巧妙编排,让经典唱段的内涵以更生动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金奇教授精彩的导赏,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深刻领略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魅力。演出还特邀戏剧系金彩芳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她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将戏曲表演元素巧妙融入教学,指导学生在形体塑造与人物刻画上精益求精,为歌剧表演注入独特的东方韵味。
此次展演的成功举办,是声乐歌剧系在歌剧学科建设上持续发力的有力见证。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在歌剧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汇聚了一批顶尖的歌剧教学与创作人才,开展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创作,并成功召开了全国歌剧学学科建设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构建起理论与实践并重、传承与创新结合的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到实践平台搭建,从人才培养到艺术创作,声乐歌剧系正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与强大竞争力的学科发展模式。
未来,声乐歌剧系将继续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歌剧艺术为使命,不断深化歌剧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卓越的艺术成就、更广泛的行业影响力,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贡献浙音力量,在新时代的艺术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