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教职工大会在大剧院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系统总结学校上半年工作,部署落实下半年重点任务。党委书记干武东讲话,院长王瑞作报告。学院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王均寅主持。
会上,干武东围绕“守牢办学底线、勇攀发展高线,实现浙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发表讲话。他指出,浙音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专业音乐学院,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干武东结合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学校发展实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厘清“底线”与“高线”,在时代坐标中锚定浙音使命担当。要深刻把握“底线”与“高线”的辩证统一,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不能变、育人生态的根基不能松、校园安全的防线不能破的底线,聚焦建设“高水平一流”的目标不能变、艺术赋能文化强省的担当不能弱、培养“德艺双馨”时代新人的标准不能降的高线,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人才引育等举措,系统攻坚,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勇攀“高线”,以改革创新激活艺术教育的新动能。要肩负为浙江文艺事业、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培育艺术人才的重要使命,瞄准关键领域、聚焦重点环节,全力打造“四个高地”,即打造“人才引育高地”,以“全球视野”聚才育才;打造“学科建设高地”,构建具有浙音特色的学科生态;打造“艺术创新高地”,创作彰显时代精神的扛鼎之作;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不断筑牢学校发展根基,以实际行动为浙江实现“四个基本建成”贡献力量。三是筑牢“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时刻秉持“念兹在兹、常抓不懈”的强烈责任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创作深度融合;要守住意识形态底线,压实责任、建强队伍,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动摇;要坚守校园安全红线,开展全方位排查整治,落实全员责任体系;要恪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师德建设,严格师德监督,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四是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争做新时代高水平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教育家标准,大力弘扬“六干”作风,自觉在“讲政治”上立标杆、在“有情怀”上作示范、在“勇担当”上显作为、在“守清廉”上树形象,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奋进的姿态投入工作,为推动浙音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贡献力量。
王瑞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就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他指出,“十四五”是浙音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格局的关键五年。全校上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建设目标,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内涵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显著突破。面对新发展阶段的形势与任务,王瑞表示,必须清醒认识当前高等教育和文化艺术领域深刻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战略主动,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与“十五五”规划开局谋划。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系统规划与学科引领。高质量完成下半年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任务,启动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构建具有浙音特色的音乐学科体系。推进科研、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完善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二是推动科研创作与社会服务提质增效。重点推进本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的创研工作,充分激活现有人才资源,精准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健全科研成果与艺术创作成果的转化机制,主动服务文化浙江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显著提升学校在高端成果产出、学术引领与社会服务中的贡献度。三是深化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改革。全面推动数字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与内部管理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加快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希望大家牢固树立以学校发展为核心的大局观,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以开放、创新、务实的态度共同推动浙音高质量发展。
会上,王均寅通报了全校师生暑期获得的重大奖项与重大演出参演情况。
各单位、部门在编在岗教职工,后勤与安全保卫处、乐典公司各部门(中心)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