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探索 乐涌之江 第六届杭州现代音乐节启幕

来源:艺术处、杭州现代音乐节 作者:孟欣 时间:2025-10-25 人气:

十月枫火,艺术如风,吹皱之江一池秋水。10月25日,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杭州现代音乐节在艺创小镇正式启幕。

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翁持更,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扬,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扬章,杭州现代音乐节艺术总监温德青,以及驻节艺术家、泰国马希隆音乐学院院长庞·那荣,驻节艺术家、卡拉巴赫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图卡·扎西姆扎达,驻节艺术家、意大利管风琴家弗朗切斯科·菲力迪,斯特拉斯堡打击乐团团长阮明心,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教授泽维尔·布维耶等出席新闻发布会暨开幕式。新闻媒体代表、相关院系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由浙江音乐学院副院长董德君主持。

王瑞发布音乐节及“艺创奖”相关内容。他表示,艺术的创造力是人类面对全新时代的思考与回应,现代音乐从来不是孤立的自我表达,它勇敢地拓展和探索了声音与思维的未知疆域,成为理解现代人类精神困境与探索可能性的不可或缺的维度。经过六年发展,杭州现代音乐节已成长为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被媒体和乐迷趣称为“转塘施塔特”。希望大家在杭州现代音乐节这个国际化的艺术平台上,共同见证艺术所绽放的耀眼光芒和精神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与多方开展合作,为当代前沿艺术的实践探索而铺路,为多元文化的交流对话而架桥,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开拓创新继续贡献浙音力量。

翁持更在致辞中表示,一座城市的文化需要历史的积淀,也需要面向未来的开拓。六年来,杭州现代音乐节这个平台不断汇聚力量、积蓄能量,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在杭州,不仅能看到江南丝竹、越剧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还引入了多元的欧洲音乐以及具有现代思维和电子色彩的全新艺术类型等。正是各类音乐的交汇,形成了一个城市的良好文化生态,也让这个城市和百姓生活的文化格局不断提升。他衷心祝福本届音乐节圆满成功,也期待浙江的音乐事业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得更远。

阮明心表示,近年来,杭州现代音乐节始终秉持探索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对话,并勇于发掘当代声音,已逐渐成长为中国现代音乐的重要平台。尽管团队来自欧洲,但在杭州演奏时,我们依然感受到如归家般的快乐与能量。此次我们特意带来整整八箱乐器,希望为杭州市民呈现一场充满激情与冒险精神的音乐盛宴。

驻节艺术家图卡·扎西姆扎达、弗朗切斯科·菲力迪、泽维尔·布维耶依次致辞,他们表示,杭州现代音乐节汇聚全球顶尖作曲家与乐团,呈现许多部兼具先锋性与高水准的现代音乐作品,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创作构筑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希望本届音乐节进一步见证大家在对话中孕育的丰硕成果,共同推动现代音乐的蓬勃发展。

领导嘉宾、驻节艺术家及乐团代表共同启动宣告为期一周的现代音乐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随后,《木片音乐》为五对调音克拉维棒而作(1973)、 《气团》《回弹》为打击乐独奏而作(1987—1989)三首作品依次上演,艺术的灵感与思想的火花在此交织,音乐节的炽热氛围升温。

今年,为期一周的杭州现代音乐节共有15个国家的艺术家齐聚浙音,带来9场专场音乐会、1场现代舞专场、1场国际室内歌剧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4场驻节作曲家讲座、1场室内歌剧论坛等活动。

作为中国目前形式和内容最丰富的现代音乐节之一,本届杭州现代音乐节还加入了室内歌剧专场、学术研讨会、现代舞专场等不同板块,全景式地展现当代艺术的前沿探索。

多元风格,跨文化作品碰撞交流

本届音乐节兼顾对现代音乐发展历史中的经典回顾,以及对当代先锋音乐领军者最新探索的集中呈现。来自全球的200余位艺术家,演绎来自各国作曲家的53部现代音乐作品,其中9部为世界首演、1部为亚洲首演、21部为中国首演。现代音乐的先行者、先锋派、当代领军人、中国本土力量,都在音乐节上相逢,展开跨文化、跨时空对话。其中,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哈斯为50架钢琴与大型室内乐队创作的《11,000根弦》,将充分展现新的组织逻辑所重构的客观声学形态和艺术美学,这部作品也将在杭州现代音乐节的场景中成为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次“音乐事件”。

聚焦本土,传统根脉的当代新生

在注重艺术的先锋性、探索性的同时,杭州现代音乐节还力求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聚焦于现代音乐对传统文化根脉的传承。中国少数民族的音调、古老音乐作品中的主题、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对话、舟山非遗民间文学等古典与民间的文化元素,被移植到现代舞台做重新解读,体现传承与创新、艺术与时代、民族特色与个性技法的交融。

鼓励原创,孕育青年创作人才

“艺创奖”国际室内歌剧作曲比赛是近几年国内最受人瞩目的现代音乐赛事之一,对培养青年作曲人才起到重要作用。本届比赛收到来自中国、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瑞士5个国家的参评作品19部,其中3部作品入围决赛,并于10月26日在浙音大剧院演出。该平台迄今已经孵化了上百部青年作曲家的优秀新作,涵盖室内歌剧、管弦乐、室内乐等众多体裁,为培育现代音乐发展的未来力量作出重要贡献。

多元育人,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

杭州现代音乐节充分利用资源与地域优势,打造教学与演出实践结合的平台。浙音教学单位深度参与音乐节的统筹、创作、演出等各个环节,使音乐节成为人才培育、展现成果、教学实践的优秀平台,在现代作品的展演中,教学、创作、表演、研究一体化融合,为现代化的艺术教育助力。作曲与指挥系师生的新作品将同台上演;钢琴系师生共同参与闭幕式音乐会;舞蹈学院师生共同创演“浙音现代舞专场”节目等。

当传统扎根世界土壤,当先锋拥抱时代精神,在六载耕耘、持续探索中,杭州现代音乐节已逐渐成为国际现代音乐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浙音展现办学成果、推动学科建设、践行文化使命的亮眼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