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舞蹈季开幕

来源:国际交流合作处 作者:孟欣 时间:2025-11-10 人气:

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11月10日上午,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舞蹈季开幕式暨“畲韵潺潺”畲族音乐交流会在浙江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厅隆重举行。

浙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舒培冬,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与教育领事洋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斯尔丹·F·查尔达罗维奇、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院长加博尔·法卡斯、黑山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塔加纳·克尔克利奇、匈牙利舞蹈大学副校长玛格多尔娜·萨拉特、北马其顿斯提普—戈采德夫切夫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瓦伦蒂娜·维尔科夫斯卡·特拉亚诺夫斯卡、波兰肖邦音乐大学副校长乔安娜·瓦里诺维茨—尤斯特、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斯洛博丹·盖里奇、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以及学院领导王瑞、蔡亦军、汪洋、奚丽萍、董德君、李俊、施莹出席开幕式。中东欧国家音乐学院师生代表、媒体代表,学院各院系、部门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

舒培冬代表浙江省教育厅对音乐舞蹈季开幕表示祝贺,并向远道而来的中东欧艺术家和教育界同仁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浙江与中东欧国家在经济、教育等领域建立的重要而紧密的伙伴关系,特别提及包括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合作品牌与成果。他表示,由浙江音乐学院牵头发起的中国—中东欧音乐舞蹈季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艺术交流搭建了平台,有力推动了双方在教育、文化、艺术领域的深度合作。希望联盟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断深化合作,扩大艺术领域教育交流,加强艺术人才合作培养,让世界因艺术而更美好。

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在致辞中回顾了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的倡导下,各院校以艺通心、互学互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表示,艺术是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它能够穿越山海、超越国界,连接起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数智化、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时代,艺术不仅是审美的享受,更是沟通心灵、促进理解、传递温暖的桥梁。他希望通过本届活动,能够携手点燃青年艺术家的梦想,赋能艺术院校的创新与发展,为中国与中东欧的文化交流增添新动力和新内涵。

洋风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多个领域,生动阐释了匈牙利与中国日益深化的友好关系,并着重强调了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匈牙利舞蹈大学等世界一流艺术院校与浙江音乐学院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他表示,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国—中东欧音乐舞蹈季的举办为双方搭建了深化理解、激发灵感的宝贵平台。匈牙利非常珍视这样的合作机会,将继续集中协调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音乐院校间的合作。

加博尔·法卡斯、乔安娜·瓦里诺维茨—尤斯特分别代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波兰肖邦音乐大学致辞。他们热情讲述了与浙江音乐学院在学术交流、师生互访与艺术共创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成果,并指出,本届音乐舞蹈季不仅是艺术的盛会,更是连接心灵、激发共鸣的重要桥梁。期待以音乐为媒,共同谱写双方文化交流的动人篇章。

开幕式由浙江音乐学院副院长董德君主持。

随后一场以“畲韵潺潺”为主题的音乐交流会精彩上演。由浙音师生带来的扬琴重奏《山哈》、音视交互打击乐《月音》、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舞蹈《山哈女》、单簧管与钢琴《畲韵潺潺》 、畲族茶歌《小畲叶,大中华》,将现场观众引入了一段彰显东方神韵的美学艺术之旅。

当天下午,本届音乐舞蹈季的重要板块——音乐家专题讨论举办。讨论会聚焦“数智时代的音乐教育与使命”主题,王瑞教授与来自克罗地亚、匈牙利、黑山、波兰、北马其顿、葡萄牙、塞尔维亚等多国的音乐教育家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创新性的对话。他们结合各自国家的艺术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数智技术对音乐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并就文化传承的数字化路径交换了见解。大家积极回应全球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为跨文化对话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方向。

本届音乐舞蹈季延续“学术研讨+艺术展演”的核心架构,聚焦艺术教育的前沿探索与创作实践,内容涵盖首届柯达伊国际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数智时代的音乐教育与使命”专题讨论,以及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吉他、手风琴、钢琴及舞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大师班与工作坊。除此外,多场高水准音乐会也将轮番上演,全面展现多元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