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声学音乐学术季启幕

来源:电子声学音乐研究中心、作曲与指挥系 作者:傅可、胡颖、刘佳欣 时间:2025-11-12 人气:

钱塘暮秋,叠翠流金。11月11日,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电子声学音乐研究中心、作曲与指挥系承办的“2025浙江音乐学院电子声学音乐学术季”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为期四天,聚焦电子声学音乐作曲、算法作曲、交互音乐、3D音频技术、音乐美学等核心研究方向,内容涵盖系列学术讲座、前沿软件发布、中外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及国际化学术交流等多个板块。

当晚,电子声学音乐学术季开幕式暨中外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在标准音乐厅举行。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党委副书记蔡亦军,副院长汪洋,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俊,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施莹,以及来自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CNSMP、法国IRCAM声学与音乐协调研究院、法国INA-GRM国家视听研究院、法国当代室内乐团、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德国柏林应用技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音乐学院、韩国电子音乐协会和国内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音乐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王瑞在致辞中表示,电子声学音乐作为音乐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始终以开阔的想象力与探索精神,不断突破传统声音的边界,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声音景观。在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技术革命为音乐带来的不仅是工具的更新,更是思维模式与表达维度的根本性拓展。他强调,无论技术如何精进,音乐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体验、情感与灵魂的艺术。电子声学音乐的当下与未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植根于对当代人的理解,体现出对生命、社会与自然的敬畏与关照。希望通过本次音乐学术季,以跨学科、跨媒体的广泛合作形式,激励年轻艺术家勇于探索,将技术转化为表达生命、洞察人性的桥梁,共同把浙江音乐学院电子声学音乐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开放、创新的平台,为推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世界音乐文明的发展谱写新篇。

作曲与指挥系主任、电子声学音乐研究中心主任安承弼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学术季的基本情况与特色亮点。他表示,本届学术季精心策划了9场讲座与5场音乐会,旨在呈现多元新锐理念与艺术形式,为音乐创作开辟新视野。电子音乐为当代作曲家开启了无限可能的创作空间,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进一步丰富音乐艺术内涵,助力有才华的年轻学子与作曲家实现梦想。相信该中心必将建设成为推动中国电子音乐发展、书写崭新篇章的重要平台。

法国INA-GRM国家视听研究院迭戈·洛萨教授正式发布“GRM Tools Atelier”软件。洛萨教授系统性地回顾了GRM Tools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精神基石源于电子音乐先驱皮埃尔·舍费尔所奠定的核心理念。本次发布内容并非简单的“GRM Tools 4”,而是经历了底层架构彻底重构与革新的“GRM Tools Atelier”。这款新产品的最大亮点在于其高度的集成化与模块化:它将以往需要多个插件串联或并联才能实现的功能,全部整合进一个统一的插件界面中,极大地提升了创作的自由度与效率。然而,最核心的创新在于其革命性的空间化音频处理能力。“GRM Tools Atelier ”将多种空间化工具深度整合,使用户无需再手动指定声音的物理音箱方位,即可在插件内直接进行直观的声场设计和空间操控。这一突破标志着声音创作工具在空间维度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首场“中外作曲家作品音乐会”随即上演,共演绎了韩国作曲家吳藝敏、中国作曲家王甜甜、意大利作曲家拉拉·莫尔恰诺、中国作曲家艾尼瓦尔·瓦吉丁、法国作曲家何塞·米格尔·费尔南德斯,以及中国作曲家安承弼教授所创作的6部电子音乐作品:《迷人的耳鸣》为小提琴与电子音乐而作、《零维空间》为独奏小号与5.1环绕系统而作、《嵌入的缠结》为长笛与实时电子音响而作、《原野的细语》为琵琶独奏与电子音乐而作、《日晷》为小号与沉浸式实时电子音乐而作、《格调》为钢琴独奏和电子音乐而作。6部混合电子音乐作品生动描绘了技术与艺术交融的动人图景,为本次音乐学术季活动开启了精彩序幕。

当天还举行了德国作曲家萨沙·杨科·德拉吉奇主讲的《Autogamie–系统与狂喜之间》专题讲座和迭戈·洛萨教授主讲的《GRM Tools Atelier》专题讲座。两场讲座核心在于展现一种介于高度理性的“体系”与直觉感官的“狂喜”之间的独特作曲思维,为学术季带来了深度的思想碰撞。

电子声学音乐以“音乐+科技”的融合姿态,积极回应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次音乐学术季既延续了2023年电子声学音乐研究中心成立的初心,更是一次关于技术本源与艺术本质的深度探索。本次活动立意高远、内容丰富、面向未来,除9场国内外专家学术专题讲座外,还包含了5场形式丰富的国际院校、机构交流音乐会。36部上演作品中,包含大量世界首演、中国首演及杭州首演作品,充分展现出广泛的国际视野与创作活力。其中,国际院校学生作品交流音乐会作为一大亮点,汇聚了来自浙江音乐学院、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日内瓦音乐学院、德国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的学生新作。此外,音乐学术季还将举办一场国际院校机构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外作曲家、学者和学子围绕电子音乐创作的教学、技术与美学进行深度对话,将短暂的学术交流延伸为持续的思想互动与行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