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路向前”浙江音乐学院2026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举办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社会合作中心 作者: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社会合作中心 时间:2025-11-13 人气:

梧桐叶落,秋意正浓,11月12日下午,由浙江音乐学院和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艺路向前”浙江音乐学院2026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主场活动在学院篮球馆举行。 

党政班子成员干武东、王均寅、蔡亦军、奚丽萍、董德君、李俊到现场与用人单位交流,详细了解招聘需求和学生应聘情况。

在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社会合作处与各院系通力协作,精心策划了由1个招聘会主场、3期高质量就业训练营、1场招聘单位主题推介会、1场高质量就业创业经验分享会和9场专题招聘宣讲会组成的“艺路向前”招聘系列活动。本次招聘会主场通过自主报名、校企合作、院系邀请,共有国有企业、文旅集团、文艺院团、教育单位、艺术传播等领域的7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了涵盖表演、教育、创作、运营、策划、管理、技术支持等七类方向的近900个岗位,吸引了600余名学生到场应聘,现场投递应聘简历20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0多人。

招聘会现场还专门设置了“就业加油站”服务区,结合毕业生求职就业核心需求,提供西湖区人才服务政策宣讲、征兵入伍政策解读、简历指导、就业心理调适等多种服务。服务区前人头攒动,毕业生们手持简历有序咨询,现场的就业指导专家、专业教师与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为毕业生求职之路保驾护航。

聚焦转变,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与往年不同,本届招聘会特别设置“专场宣讲+反向路演”环节,以“梦想启航”为主题,邀请浙江歌舞剧院、杭州银湖科技城硅谷小学、新绎只有红楼梦(廊坊)文化运营有限公司、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衢州大花园保利剧院等5家单位开展“8分钟精准宣介”,专注成长路径与职业发展蓝图,引导毕业生主动适应新时代就业环境,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拥抱多元职业路径,实现艺术人才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们希望大家关注到的不仅是岗位,更是未来十年的成长可能。大家应该看到,在文化强省建设和数字艺术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人才的职业边界正在不断延展。”浙江歌舞剧院招聘负责人在宣介中向同学们强调。他觉得“先讲平台、再谈机会”的就业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从“被动求职”转向“主动规划”。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负责人抛出“艺术+金融”跨界培养计划,舞蹈学院研究生小赵听完直呼“原来自带审美基因也能和金融碰撞出火花”。宣介会结束后,5家单位收到简历近120份,学生“主动就业”“多元就业”意识显著增强。

提前赋能,夯实基础提升求职竞争力

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在招聘会前已连续举办三期“高质量就业训练营”,内容涵盖行业趋势及就业形势分析、笔试与面试技巧、简历优化与职业心理调适等模块,并邀请业内专家开展实战指导,切实帮助学生厘清职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

“训练营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就业不止舞台和讲台,还有策展、数字内容创作、管理等广阔天地。”参与训练营的声乐歌剧系研究生孙同学表示。

招聘会前,音乐教育学院、舞蹈学院、戏剧系也积极主动与教育单位、文旅单位和专业院团对接,邀请相关单位来校开展专题宣讲会,让毕业生可以与用人单位有面对面深入接触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们在就业选择中更加理性。

全程护航,构建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

招聘会不仅是一次供需对接,更是学校就业工作体系化推进的重要一环。学校始终以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重发展”的理性观念。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大型招聘与小精特专场相结合”的形式,深化“校政企社” 四方联动机制,扎实推进三大重点工作:延续“沉浸式双选” 模式,邀请专业院团、文旅集团等用人单位来校观摩毕业汇演、期末展示,现场选人纳才;开展“就业帮扶一对一”行动,建立“毕业生就业需求台账”,按照“一人一策”持续推送岗位,提供针对性、多样化帮扶;拓展“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做好与用人单位的持续联系,选优建好实习实践基地,持续构建“指导—应聘—跟踪”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多元畅通的就业渠道,真正助力每一位毕业生带着艺气风发的底气与热忱,勇敢奔赴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